和记AG

    什么是骨密度检测?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5-26    来源:区卫生健康局字体大小:

    什么是骨密度检测?

    骨密度是反映骨骼强度的重要指标,通过测量骨骼中矿物质的含量,来评估骨骼健康状况。进而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、预测骨折风险等。

    现在检测骨密度最常用的有两种方法,一种是双能X射线吸收法检查;另一种是超声检查。其中双能X射线吸收法,因其精度高,被称为“金标准”。


    为什么要做骨密度检测?

    1.发现早期骨质疏松:骨质疏松早期症状隐匿,骨密度检测能帮助发现骨质流失趋势,及时进行干预。

    2.评估骨折风险:骨密度低的人群,骨骼较为脆弱,即便轻微碰撞,也可能导致骨折,尤其是髋部、脊椎等关键部位骨折,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

    3.指导科学补钙:骨密度低不等同于缺钙,盲目补钙可能引发肾结石或血管钙化等问题。检测结果可以为个性化补钙、补充维生素D及药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。


    哪些人群需要重点关注骨密度?

    根据临床指南,以下人群建议定期检测:

    1.中老年人;

    2.有骨折史或家族史者;

    3.慢性病患者或长期服药者;

    4.生活方式不良者,如长期低钙饮食人群。


    如何解读骨密度报告?

    报告中的T值和Z值是关键指标:

    T值:(用于绝经后女性和≥50岁男性)

    ⏩T≥-1:正常;

    ⏩-2.5<T<-1:骨量减少;

    ⏩T≤-2.5:骨质疏松。

    Z值:(用于绝经前女性、<50岁男性和儿童)

    ⏩当Z≤-2.0时,表示骨密度低于同年龄段预期范围。


    相关文档:
  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    打印本页